全部商品分类
010-8246 4188

急诊流行病学研究与急救体系建设

¥89.00

基于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R语言实践

¥69.00

中国流行病学进展 第一卷(英文版) Progress in China Epidemiology Volume 1

¥399.00

流行病学案例与解析

¥82.00

感染病学(第3版)

¥135.00

计算流行病学:从疾病传播模型到疫苗接种决策

¥98.00

商品介绍
领取优惠券
成功加入购物车!
再逛逛
去结算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图谱

价        格

298.00

定价¥ 298.00

库存 200
已售 0
运费
按件计费
已选择商品:

+ -

加入购物车
立即下单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用户评价(0)
  • 手机查看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图谱》

定价:298.00

发行手机微信号:136 1122 6766

发行电话:010-82464188

发行单位:北京星宇出版发行集团

作者:蒋原 著

出版时间:2019-04-0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08543

版次:1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页数:258

字数:5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图谱》采用大量丰富真实的图片详细介绍了从样品制备、培养基选择、各类微生物检测技术、染色技术、显微镜使用到生化试验鉴定等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全过程。依据我国国家标准(GB)、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ISO国际标准、美国FDA BAM等国内外标准,展示了常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形态学特征、在各种分离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以及关键生化反应特征图谱。同时纳入基于核酸、质谱和碳源利用的检测鉴定分型新技术,为读者提供了各种常见食源性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检测、鉴定和分型图谱,是一本全面、直观、实用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原色图谱教材。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显微镜基础知识及其在形态学上的鉴别应用 1

第一节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其应用 1

一、生物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应用 2

二、相差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应用 4

三、偏光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应用 5

四、荧光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应用 6

五、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应用 6

第二节 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应用 8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应用 8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应用 12

参考文献 13

第二章 染色技术及其应用 15

一、亚甲蓝染色法 15

二、革兰氏染色法 15

三、瑞氏染色法 16

四、抗酸染色法 17

五、芽胞染色法 17

六、荚膜染色法 18

七、免疫荧光染色法 18

参考文献 19

第三章 培养基的选择及其应用 20

第一节 培养基简介 20

第二节 培养基的营养与理化条件 22

一、碳源 22

二、氮源 22

三、生长因子 23

四、无机盐 23

五、pH 23

六、氧化还原势 24

第三节 培养基的分类 25

一、按培养基组成成分分类 25

二、按培养基物理状态分类 26

三、按培养基用途分类 26

四、按培养基配制方法分类 30

第四节 培养基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31

参考文献 35

第四章 生化试验 36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 36

一、糖(醇、苷)类发酵试验 36

二、O/F氧化发酵试验 36

三、β-半乳糖苷酶试验 37

四、甲基红试验 37

五、V-P试验 38

六、七叶苷水解试验 38

七、淀粉水解试验 39

第二节 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 39

一、靛基质试验 39

二、硫化氢试验 39

三、尿素酶试验 39

四、明胶液化试验 39

五、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40

六、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 40

七、酪蛋白水解试验 41

第三节 有机酸盐和胺盐利用试验 41

一、丙二酸盐、柠檬酸盐和乙酸盐利用试验 41

二、马尿酸盐利用试验 42

三、葡萄糖酸盐利用试验 42

第四节 呼吸酶类和其他酶类试验 42

一、氰化钾试验 42

二、触酶试验 42

三、氧化酶试验 43

四、硝酸盐还原试验 43

五、血浆凝固酶试验 44

六、脱氧核糖核酸酶试验 44

七、溶菌酶耐性试验 45

八、卵磷脂酶试验 45

九、胆汁溶菌试验 45

十、链激酶试验 46

第五节 其他试验 47

一、血清凝集试验 47

二、嗜盐试验 47

三、绿脓菌素测定试验 47

四、细菌动力试验 48

五、溶血试验 48

六、克氏双糖铁或三糖铁琼脂培养基试验 48

七、硫化氢-靛基质-动力试验 49

八、CAMP试验 49

参考文献 50

第五章 基于核酸的致病菌快速检测和分型方法 51

第一节 基于核酸的致病菌快速检测分型方法简介 51

一、PCR 51

二、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52

三、脉冲场凝胶电泳 53

四、多位点序列分型 54

第二节 基于核酸的常见食源性病原菌快速检测和分型实例 55

一、沙门氏菌 55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 56

三、副溶血性弧菌 59

四、单增李斯特氏菌 59

五、克罗诺杆菌属 60

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62

七、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62

八、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 63

九、空肠弯曲菌 67

十、蜡样芽胞杆菌 67

参考文献 68

第六章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快速检测致病菌 69

一、MALDI-TOF MS的原理 69

二、MALDI-TOF MS的样品处理方法 69

三、常见致病菌的MALDI-TOF MS图谱 70

参考文献 76

第七章 碳源利用方法鉴定细菌和霉菌 77

一、碳源利用鉴定原理 77

二、碳源利用鉴定流程 77

三、常见致病真菌的代谢图谱及显微图谱 78

四、常见致病细菌的代谢图谱 89

第八章 细菌的检测 94

第一节 细菌总论 94

一、细菌的结构 94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 99

第二节 菌落总数 100

第三节 大肠菌群 102

一、最可能数法 102

二、平板法 103

第四节 沙门氏菌 105

一、形态学特征 105

二、培养特征 106

三、生化特性 111

第五节 志贺氏菌 114

一、形态学特征 114

二、培养特征 115

三、生化特性 116

第六节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117

一、形态学特征 118

二、培养特征 118

三、生化特性 121

四、PCR确认 124

第七节 副溶血性弧菌 124

一、形态学特征 125

二、培养特征 125

三、生化特性 127

第八节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129

一、形态学特征 129

二、培养特征 129

三、生化特性 130

第九节 空肠弯曲菌 132

一、形态学特征 132

二、培养特征 133

三、生化特性 136

第十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 138

一、形态学特征 138

二、培养特征 138

三、生化特性 140

第十一节 β型溶血性链球菌 141

一、形态学特征 142

二、培养特征 142

三、生化特性 143

第十二节 产气荚膜梭菌 146

一、形态学特征 146

二、培养特征 146

三、生化特性 147

第十三节 蜡样芽胞杆菌 149

一、形态学特征 149

二、培养特征 149

三、生化特性 151

第十四节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153

一、形态学特征 154

二、培养特征 154

三、生化特性 156

第十五节 双歧杆菌 159

一、形态学特征 159

二、培养特征 160

第十六节 乳酸菌 160

一、形态学特征 161

二、培养特征 161

三、生化特性 163

第十七节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 164

一、形态学特征 164

二、培养特征 165

三、生化特性 166

第十八节 大肠埃希氏菌 166

一、形态学特征 167

二、培养特征 167

三、生化特性 170

第十九节 粪大肠菌群计数 172

第二十节 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 172

一、形态学特征 172

二、培养特征 173

三、生化特性 174

第二十一节 肠杆菌科 176

一、形态学特征 177

二、培养特征 177

三、生化特性 179

第二十二节 铜绿假单胞菌 179

一、形态学特征 179

二、培养特征 180

三、生化特性 182

第二十三节 肠球菌 183

一、形态学特征 184

二、培养特征 184

三、生化特性 187

第二十四节 气单胞菌 189

一、形态学特征 189

二、培养特征 190

三、生化特性 193

第二十五节 猪链球菌 194

一、光镜下照片 194

二、培养基下照片 195

第二十六节 结核分枝杆菌 195

一、光镜下照片 195

二、培养基下照片 196

三、感染组织中的照片 197

四、生化反应 197

第二十七节 布鲁氏菌 197

参考文献 198

第九章 病毒的检测 202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特征 202

第二节 病毒的复制与生物合成 202

第三节 病毒的检测 203

一、冠状病毒 203

二、柯萨奇病毒 205

三、诺如病毒 205

四、甲型肝炎病毒 207

五、轮状病毒 208

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209

七、寨卡病毒 209

参考文献 210

第十章 真菌的检测 211

第一节 真菌总论 211

一、霉菌的生物学特性 211

二、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213

第二节 霉菌和酵母计数 214

第三节 真菌各论 216

一、黄曲霉 216

二、杂色曲霉 217

三、赭曲霉 218

四、炭黑曲霉 219

五、构巢曲霉 220

六、橘青霉 221

七、串珠镰刀菌 223

八、酿酒酵母 223

参考文献 225

第十一章 食源性病原菌的耐药机制及药敏试验方法 226

第一节 食源性病原菌的主要耐药机制和传播机制 226

一、耐药性的分类 226

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226

第二节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 230

一、纸片扩散法 230

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法 231

三、抗生素连续梯度法 232

四、快速药敏检测系统 233

五、分子生物学技术 233

参考文献 234

第十二章 样品及其制备 235

第一节 采样 235

一、采样原则 235

二、采样方案的制订 235

三、采样的术语 236

四、抽采样前的准备 236

五、采样过程 241

六、样品的标记 244

七、样品的保存和运送 244

八、实验室样品接收 244

第二节 样品制备 245

一、检验方法的选择 245

二、样品制备用试剂耗材 245

三、样品制备注意事项 248

四、不同类型样品的制备 248

第十三章 消毒与灭菌 251

第一节 概述 251

一、概念 251

二、消毒灭菌方法 251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技术的应用 252

一、培养基的消毒灭菌 252

二、微生物检验用器具的消毒灭菌 253

三、微生物检验环境的消毒 255

四、微生物检验员手部的清洁消毒 256

第三节 灭菌效果的监测 257

一、物理监测 257

二、化学监测 257

三、生物监测 258

参考文献 258

第十四章 微生物与生活 259

跋 278

100 %

好评度

  • 全部
  • 有图/有视频
  • 好评
  • 中评
  • 差评
  • 追加
只看当前商品评价
CONTACT US
— 联系我们 —
地址:
邮箱:
北京市海淀区悦秀路99号(通厦公元99-1-6层)
手机:189 1126 8056 电话:010-8246 4188 传真:010-8246 4188
www.bjzhxy.com www.chinawsbook.com www.chiahjbook.com
版权所有:
北京星宇正标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志宏星宇图书销售中心
北京星宇树莓农林科学研究 安徽环标科技有限公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