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010-8246 4188

DB32/T 4370-2022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 通则

¥26.00

DB32/T 4374-2022 水环境质量信息分类与描述技术规范

¥34.00

DB32/T 4250-2021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26.00

商品介绍
领取优惠券
成功加入购物车!
再逛逛
去结算
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监督培训教 材:职业卫生监督分册

价        格

78.00

定价¥ 78.00

库存 500
已售 0
运费
按件计费
已选择商品:

+ -

加入购物车
立即下单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用户评价(0)
  • 手机查看

《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监督培训教 材:职业卫生监督分册》

定价:¥78.00

发行手机微信号:136 1122 6766

发行电话:010-82464188
发行单位:北京星宇出版发行集团

作者: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综合监督二司

出版社:中国人口与健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9-01

ISBN9787510198786

开本:16 710*1000

盗次:1

印次:1

字数:440 千字

印张:25.5

页数:385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监督培训教材(全套10本合计:¥546.00)

1978-7-5101-9877-9 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监督培训教材 卫生监督基础分册/56.00/

2978-7-5101-9878-6 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监督培训教材 职业卫生监督分册/78.00/

3978-7-5101-9743-7 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监督培训教材 学校卫生监督分册/45.00/

4978-7-5101-9742-0 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监督培训教材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分册/50.00/

5978-7-5101-9741-3 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监督培训教材 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督分册/45.00/

6978-7-5238-0198-7 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监督培训教材 电离辐射工业应用的安全防护与卫生监督分册/72.00 /

7)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分册/58.00/ 暂时未出来 预定

8)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分册/36.00/ 暂时未出来 预定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 医疗监督培训教材:

1978-7-5101-9879-3 医疗监督培训教材 医疗监督分册/68.00/

2978-7-5101-9880-9 医疗监督培训教材 血液监督分册/38.00/


编委会:

主编:赵延配 余梅邢路微

副主编:李晋 范鹤

执行主编:周群霞 吴涛 王金敖

执行副主编:凤志慧 汪严华 张玉慧

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丁帮梅 王志萍 王宾 王超 石华斌 朱素蓉 孙震 李玲 李勇 李涛 杨凤 杨曦伟

沈士卫 张凤梅 张国军 张继勉 柯德兵 朗胜喜 崔萍

前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职业卫生监督是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地督促用人单位和相关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职业卫生监督队伍,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编写了《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监督培训教材》。

《职业卫生监督分册》是《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控监督培训教材》之一,在前一版教材的基础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组织全国职业卫生领域专家进行了修订。修订内容侧重法律法规修订、监管职责调整、新型监管手段探索和应用等内容,具体增加了职业卫生监管体系、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非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督管理、职业卫生信用监管探索、信息化在职业健康监管中的应用、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试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时代性、规范性、创新性和实

用性。

此次修订工作,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江苏、上海、山东、吉林、天津等省、市卫生健康相关部门、高校和机构,以及职业卫生监督培训教研组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感谢!同时,向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给予我们支持的各位职业卫生监督员、高校教师、疾控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水平所限,本教材难免有错漏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8月


目录


第一章 职业卫生概述

第一节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一、职业卫生学与职业医学的异同点

二、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医学基础

三、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职业性有害因素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定义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来源

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分类

四、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存在状态与暴露途径

五、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职业生理学

一、体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二、脑力劳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适应

三、劳动负荷的评价

第四节职业心理学

一、与职业有关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二、职业紧张

第五节职业工效学

一、工作过程的生物力学

二、人体测量

三、机器和工作环境

四、工效学相关疾患

第二章职业病总论

第一节 职业性健康损害

一、工伤

二、职业病

三、工作有关疾病

四、职业特征

第二节职业病

一、定义

二、法定职业病目录

三、职业病的致病模式

四、职业病的特点

五、职业病的诊断和待遇

六、职业病的三级预防原则

第三章职业性健康损害

第一节 粉尘及尘肺病危害

一、概述

二、生产性粉尘

三、尘肺病的发病机制

四、尘肺病病理改变

五、尘肺病的影像学表现

六、尘肺病临床表现

七、诊断标准

八、鉴别诊断

九、并发症和合并症

十、治疗及康复

十一、尘肺病预防原则

十二、尘肺病致残程度鉴定

第二节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一、理化特性

二、暴露机会

三、毒理特点

四、临床特点

五、诊断

六、处理原则

七、预防

第三节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一、理化特性

二、暴露机会

三、毒理特点

四、临床特点

五、诊断

六、处理原则

七、预防

第四节,刺激性气体中毒

一、概述

二、氯气(CL2)

第五节 窒息性气体中毒

一、概念

二、分类

三、毒作用特点

四、毒作用表现

五、治疗

六、预防措施

七、一氧化碳(CO)

八、硫化氢(H2S)

九、氰化氢(HCN)

第六节苯中毒

一、理化特性

二、暴露机会

三、毒理特点

四、临床特点

五、处理原则

六、预防

第七节 有机磷农药中毒

一、理化特性

二、毒理特点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处理原则

六、预防

第八节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

一、理化特性

二、暴露机会

三、毒理特点

四、诊断

五、处理原则

六、预防

七、苯胺

八、三硝基甲苯
 第九节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一、概述

二、职业性减压病

三、职业性中暑

四、职业性冻伤

五、职业性高原病

六、职业性手臂振动病

七、职业性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八、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国业用

第四章职业卫生监督管理体系

第一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法律体系

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二、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机制

第二节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程序

一、检查前准备

二、检查过程

三、文书制作

四、告知检查结果

五、资料归档和公示

六、整改和移送

第五章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第一节监督检查要点

一、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建立、健全情况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开展情况

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

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评价情况

五、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情况

六、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使用、管理情况

七、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八、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九、产生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转移(外包)情况

十、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报告情况

十一、涉及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情况

第二节法律责任

一、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违法行为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违法行为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违法行为

四、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违法行为

五、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违法行为

六、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

用品的配备、使用、管理违法行为

七、职业卫生培训违法行为

八、职业健康监护违法行为

九、产生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转移(外包)情况违法行为

十、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报告违法行为

十一、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作业检查违法行为

第六章非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督管理

第一节法律依据

一、法律

二、法规

三、部门规章

四、规范性文件

五、标准

第二节 监督检查要点

一、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建立、健全情况

二、主要负责人、放射卫生管理人员和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情况

三、建设项目职业病放射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

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

五、放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评价情况

六、放射安全和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放射防护用品配备、使用、管理情况

七、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警示情况

八、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九、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报告情况

十一、依法应当监督的其他情况

第七章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

第一节资质管理

一、法律依据

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可

第二节质量管理

一、实验室管理

二、技术服务

三、技术服务档案管理

第三节监督检查要点

一、分级管理职责

二、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三、监督检查方法

第四节 律责任

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法律责任

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法律责任

三、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法律责任

四、技术评审专家法律责任

第八章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监督管理

第一节资质管理

一、法律依据

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与职业健康检查医师的管理要求

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备案管理

四、职业健康检查医师的管理

第二节质量管理

一、法律依据

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机构设立与职责

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质量管理要求

第三节监督检查要点

一、分级管理职责

二、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法律责任

一、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

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未按规定备案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

三、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未按规定告知疑似职业病的

四、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五、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疑似职业病的

六、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未指定主检医师或者指定的主检医师未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

七、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未按要求建立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的

八、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未履行职业健康检查信息报告义务的

九、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未按照相关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规定开展工作的

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违反《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其他有关规定的

十一、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未按规定参加实验室比对或者职业健康

检查质量考核工作,或者参加质量考核不合格未按要求整

改仍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

第九章 职业病诊断监督管理

第一节备案管理

一、法律依据.......

二、职业病诊断机构的备案管理

三、职业病诊断医师的管理

第二节,质量管理

一、法律依据

二、职业病诊断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机构设立与职责

三、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质量管理要求

第三节 监督检查要点

一、管理职责

二、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法律责任

一、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备案开展职业病诊断的

二、职业病诊断机构超出诊疗项目登记范围从事职业病诊断的

三、职业病诊断机构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

四、职业病诊断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五、职业病诊断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

六、职业病诊断机构未建立职业病诊断管理制度的

七、职业病诊断机构未按照规定向劳动者公开职业病诊断程序的

八、职业病诊断机构泄露涉及劳动者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九、职业病诊断机构未按照规定参加质量控制评估,或者质量控制评估不合格且未按要求整改的

十、职业病诊断机构拒不配合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监督检查的

第十章 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

第一节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的设立

一、法律依据

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的设立与职责

第二节 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管理

一、法律依据

二、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的设立与管理

三、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成员的职责

四、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成员的纪律

第三节管理要点

一、分级管理职责

二、主要检查内容

第四节 法律责任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收受职业病诊断争议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

第十一章 业病报告监督管理

第一节职业病报告工作规定和程序

一、法律依据

二、职业病报告组织体系

三、职业病报告内容和程序

第二节 监督检查要点

一、对医疗卫生机构(包括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二、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职防)机构检查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法律责任

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疑似职业病的

第十二章信用监管及职业卫生领域应用探索

第一节 本概念

一、诚信与信用

二、诚信环境与信用建设

三、社会信用体系

四、信用监管

第二节 信用的应用

第三节职业卫生等健康领域信用监管应用探索

第十三章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

第一节 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概

一、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的背景和意义

二、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的法律依据

三、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的内容与方法

一、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的内容

二、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的方法

第三节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的进展

一、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发展现状

二、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的发展趋势

第十四章 息化在职业健康监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景

一、《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二、“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

第二节 职业健康监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建设原则

二、总体框架

三、技术和安全性要求

第三节 职业健康监管的数字化转型

一、创新职业健康非现场智能监管方式

二、提升职业健康监控处置效能

三、优化职业健康线上服务模式

第十五章职业健康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一节 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健康中国建设与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一、健康中国建设

二、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目标及相关工作

第三节典型经验介绍

第四节 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内容与方法

一、法律依据及相关规定

二、工作内容

三、工作方法

第五节管理要求

一、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质量控制小组

二、加强部门合作,推进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有序实施

三、注重过程管理,加强质量控制

第十六章 重点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第一节 职业病监测的历史和发展

一、全国重点职业病监测哨点方案

二、全国卫生监督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工作方案

三、加强职业卫生监管技术能力建设项目计划

四、完善全国重点职业病监测方案

五、《职业病防治法》中的相关要求

第二节 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项目工作方案

一、监测目标

二、监测范围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

四、质量控制

五、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

六、保障措施

第三节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工作内容

一、危险源识别

二、危害等级和暴露水平

三、危险度的确定

四、危险度管理

第四节 管理要求

一、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的管理要求

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的管理要求

第十七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第一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意义

第二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依据

一、专业理论

二、技术标准

三、法规文件

四、基础资料

第三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工作程序

一、收集资料

二、现场调查与类比调查

三、工程分析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筛选

五、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应关注的重点环节

第四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一、收集资料法

二、工程分析法

三、现场调查法

四、经验法

五、类比

六、检查表法

七、检验检测法

八、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法

九、实验研究法

十、理论推算法

十一、其他方法

第五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内容

一、按危害因素性质识别

二、按危害因素来源识别

三、按职业损害靶器官识别

第六节 典型行业领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一、核电厂

二、放射性矿山

三、大型辐照装置

四、射线探伤

五、货物/车辆辐射检查系统

六、核仪表

七、非密封放射性工作场所

八、医疗机构放射诊疗…

九、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十、关于豁免

100 %

好评度

  • 全部
  • 有图/有视频
  • 好评
  • 中评
  • 差评
  • 追加
只看当前商品评价
CONTACT US
— 联系我们 —
地址:
邮箱:
北京市海淀区悦秀路99号(通厦公元99-1-6层)
手机:189 1126 8056 电话:010-8246 4188 传真:010-8246 4188
www.bjzhxy.com www.chinawsbook.com www.chiahjbook.com
版权所有:
北京星宇正标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志宏星宇图书销售中心
北京星宇树莓农林科学研究 安徽环标科技有限公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