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010-8246 418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注释法典(新五版)

¥98.00

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释义

¥89.00

含泪远去的海岛碳中和的故事

¥98.00

十年:新时代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

¥180.00

生态环境执法

¥69.00

企业环境安全管理实操

¥99.00

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图解手册(2022年版)

¥48.00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实录2022

¥142.00

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21

¥150.00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发展报告2021

¥98.00

读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52.00

督察成效(套装全三册)

¥136.00

商品介绍
领取优惠券
成功加入购物车!
再逛逛
去结算
全国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人才培训教材: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

价        格

38.00

定价¥ 38.00

库存 500
已售 0
运费
按件计费
已选择商品:

+ -

加入购物车
立即下单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用户评价(0)
  • 手机查看

全国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人才培训教材: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

定价:¥38.00

发行手机微信号:136 1122 6766

发行电话:010-82464188
 发行单位:北京星宇出版发行集团

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局

主编:闫慧芳

出版社:中国人口与健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3-01

ISBN:9787510191909

版次: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899*1194

页数:258 页

字数:400 千字

印张:16.75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本书作为全国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人才培训教材中的一种,集中讲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全书共分九章,分别为概论、化学有害因素的样品采集与现场检测技术、粉尘危害因素检测技术、实验室分析技术、物理因素检测技术、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与通风设施检测技术、数据处理、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与定期检测工作程序与方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质量管理与控制。

本书力求概念清晰、内容系统、逻辑严密、表述准确,具有政治性、实践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是职业健康管理、服务、科研、教学、培训的基础用书。


全国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人才培训教材:


1)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与管理实践/978-7-5101-9189-3/¥55.00/本 

2)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978-7-5101-9190-9/¥38.00/本

3)职业病危害评价及典型行业案例/978-7-5101-9187-9/¥48.00/本 

4)医用辐射检测与评价/978-7-5101-9188-6/¥60.00/本 

5)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978-7-5101-9533-4/¥59.00/本 

6)非医用辐射检测与评价/978-7-5101-9532-7/¥46.00/本

7)放射卫生基础/978-7-5101-9535-8/¥50.00/本

全国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人才培训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

主任:吴宗之

副主任:张宏波 王建冬 谢杨 樊晶光 孙新 孙全富 郭震威

委员:郦净 刘骥 孙栋梁 张宏元 廖海江 康辉彭广胜 张博 曹乾斌 金龙哲 王生 李涛 苏旭 张建芳

陈永青 闫慧芳 李珏 刘宝龙 王雪涛 张忠彬 陈建武 李戬 阮志刚 张美辨 刘青杰 胡世杰

程金生 范瑶华 娄云 余善法 胡伟江 陶雪 杜欢永 吴邦华 丁春光 潘兴富 苏世标 徐辉 汉锋

罗锋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编委会:

主编:闫慧芳

副主编:陶雪 杜欢永 吴邦华 丁春光 潘兴富

编写人员:(按姓氏笔画排序):于丽佳 冯洁 戎伟丰 刘晓东 杜会芳 李天正 陈青松 陈建武 林佐侃 周伟贾琰 柴栋良 郭启芬 靳俊梅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职业健康关系亿万劳动者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党

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职业健康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

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就业人口近8亿。尘肺病、职业中毒等传统职业病防

治形势仍然严峻,新的职业危害因素不断出现,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和工作压力导致的生理、心理问题

正成为亟待应对的职业健康新挑战。保障劳动者健康,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大力加强专业技术

人才培养,加强职业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以适应新时代职业健康工作的需要。

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等政策要求,国家

卫生健康委 2022年将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专业骨干人才培训纳入卫生健康人才培养项目。为加强培

训工作的专业性、规范性和实效性,职业健康司组织编写了“全国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人才培训”系

列教材,分别是《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与管理实践》《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职业病危害评价及

典型行业案例》《医用辐射检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放射卫生基础》《非医用辐射检测与

评价》。

该套教材由100多位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检测评价、工程防护及监督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

者共同编写,内容丰富、科学系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既可用于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人员

的培训,也可供职业健康监管人员、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人员以

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因时间仓促,本套教材虽经多次讨论和修改,但难免会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

指正。


编写指导委员会

2023年3月


前言


     职业病防治是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是公共卫生中的一个重要工作领域,也是一门科学,具有鲜明的专业性、技术性。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统筹协调职能划归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年教育部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在“医药卫生大类”“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下设“职业卫生工程技术”“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技术”专业。本书作为全国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人才培训教材中的一种,集中讲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全书共分九章,分别为概论、化学有害因素的样品采集与现场检测技术、粉尘危害因素检测技术、实验室分析技术、物理因素检测技术、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与通风设施检测技术、数据处理、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与定期检测工作程序与方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质量管理与控制。

本书紧扣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对应岗位能力要求,特别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考核评估大纲》的要求,精心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突出特征:一是突出教材特点。在建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知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注重讲授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二是突出时代特征。与国家最新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相衔接,注重介绍本领域先进、适用的技术方法。三是突出应用特性。兼顾学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凸显从事岗位工作“必需”“够用”的特点。引入有关模型、算法,一般不涉及复杂的数学和理论推导,读者只需具有一定的数理化基础知识,就能理解、掌握和运用。

本书力求概念清晰、内容系统、逻辑严密、表述准确,具有政治性、实践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是职业健康管理、服务、科研、教学、培训的基础用书。

本书第一章、第七章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丁春光研究员负责;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由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市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潘兴富副研究员负责;第五章、第六章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院杜欢永研究员负责;第八章和附录A、附录B由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吴邦华主任技师负责;第九章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陶雪副研究员负责。

闫慧芳研究员负责对全书总体框架和内容进行设计,对书稿进行审核把关。

在本书的编写出版过程中,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全方位悉心指导,以及中国人口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在此,谨向参与教材编写的各位专家、老师的辛勤付出,向来自各方面的指导帮助,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经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不足,敬请各位专家、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委会

2023年3月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

第二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和来源

第三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空气监测与生物监测

第四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卫生标准

第五节 检测标准方法


第二章 化学有害因素的样品采集与现场检测技术


第一节 化学有害因素样品采集

第二节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


第三章 粉尘危害因素检测技术


第一节 粉尘因素样品采集与现场检测技术

第二节 粉尘的检测技术


第四章 实验室分析技术


第一节 基础知识

第二节 色谱法

第三节 光谱法

第四节 质谱法

第五节 电化学分析法

第六节 职业卫生领域常用定量定性方法


第五章 物理因素检测技术


第一节 振动

第二节 高温和低温

第三节 非电离辐射

第四节 噪声


第六章 作业场所环境条件与通风设施检测技术


第一节 作业场所环境条件

第二节 通风设施


第七章 数据处理


第一节 基本方法

第二节 检测结果数据处理


第八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与定期检测工作程序与方法


第一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第二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


第九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质量管理与控制


第一节 质量管理体系

第二节 实验室资源配置

第三节 检测过程控制

第四节 实验室安全与健康管理

附录

附录A 化学有害因素样品采集和检测方法

附录B 检测用记录表

参考文献

100 %

好评度

  • 全部
  • 有图/有视频
  • 好评
  • 中评
  • 差评
  • 追加
只看当前商品评价
CONTACT US
— 联系我们 —
地址:
邮箱:
北京市海淀区悦秀路99号(通厦公元99-1-6层)
手机:189 1126 8056 电话:010-8246 4188 传真:010-8246 4188
www.bjzhxy.com www.chinawsbook.com www.chiahjbook.com
版权所有:
北京星宇正标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志宏星宇图书销售中心
北京星宇树莓农林科学研究 安徽环标科技有限公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