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方法及主要标准解析
¥40.00
中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手册
¥60.00
第四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发动机环保信息公开系统操作手册
¥90.00
湖北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构建及应用
¥88.00
中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手册
¥60.00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制定技术及应用
¥46.00
大气环保技术商业化模式探索与实践
¥66.00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城市站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践
¥50.00
空气污染智能感知、识别与监控
¥108.00
空气质量模型:从入门到实践
¥48.00
大气污染物区域间输送研究-以京津冀和珠三角为例
¥39.00
空气质量模型(SMOKE、WRF、CMAQ等)操作指南及案例研究
¥88.00
《全国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人才培训教材:非医用辐射检测与评价》
定价:¥46.00
发行手机微信号:136 1122 6766
发行电话:010-82464188
发行单位:北京星宇出版发行集团
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局
主编:陈永表、张美辨
出版社:中国人口与健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3-01
ISBN:9787510195327
版次: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889*1194
页数:291
字数:452 千字
印张:19
正文语种:中文
全国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人才培训教材:
1)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与管理实践/978-7-5101-9189-3/¥55.00/本
2)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978-7-5101-9190-9/¥38.00/本
3)职业病危害评价及典型行业案例/978-7-5101-9187-9/¥48.00/本
4)医用辐射检测与评价/978-7-5101-9188-6/¥60.00/本
5)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978-7-5101-9533-4/¥59.00/本
6)非医用辐射检测与评价/978-7-5101-9532-7/¥46.00/本
7)放射卫生基础/978-7-5101-9535-8/¥50.00/本
全国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人才培训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
主任:段冬梅 吴宗之
副主任:张宏波 王建冬 谢杨 樊晶光 孙新 孙全富 郭震威
委员:郦净 刘骥 孙栋梁 张宏元 廖海江 康辉彭广胜 张博 曹乾斌 金龙哲 王生 李涛 苏旭 张建芳
陈永青 闫慧芳 李珏 刘宝龙 王雪涛 张忠彬 陈建武 李戬 阮志刚 张美辨 刘青杰 胡世杰
程金生 范瑶华 娄云 余善法 胡伟江 陶雪 杜欢永 吴邦华 丁春光 潘兴富 苏世标 徐辉 汉锋
罗锋
《非医用辐射检测与评价》编委会:
主编:苏旭 侯长松
副主编:张震 战景明 朱卫国
编写人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 王进 邓大平 白斌 朱建国 刘澜涛 武云云 卓维海 郑森兴 高林峰 佟鹏 邱睿 张奇 贵英 张钦富 陈东辉 黄伟旭 黄丽华 崔勇 梁婧
序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职业健康关系亿万劳动者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党
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职业健康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
民健康为中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就业人口近8亿。尘肺病、职业中毒等传统职业病防
治形势仍然严峻,新的职业危害因素不断出现,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和工作压力导致的生理、心理问题
正成为亟待应对的职业健康新挑战。保障劳动者健康,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需要大力加强专业技术
人才培养,加强职业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以适应新时代职业健康工作的需要。
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21-2025年)》等政策要求,国家
卫生健康委 2022年将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专业骨干人才培训纳入卫生健康人才培养项目。为加强培
训工作的专业性、规范性和实效性,职业健康司组织编写了“全国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人才培训”系
列教材,分别是《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与管理实践》《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职业病危害评价及
典型行业案例》《医用辐射检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放射卫生基础》《非医用辐射检测与
评价》。
该套教材由100多位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检测评价、工程防护及监督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
者共同编写,内容丰富、科学系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既可用于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人员
的培训,也可供职业健康监管人员、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业卫生放射卫生技术服务人员以
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因时间仓促,本套教材虽经多次讨论和修改,但难免会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
指正。
编写指导委员会
2023年3月
前言
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作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第9个专项行动,是15个专项行动之一,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高度关注。我国是核能核技术应用大国,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核能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及国防等方面应用广泛,并发展迅猛,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核辐射是一把“双刃剑”,在开发利用核能核技术的同时,做好放射性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核能核技术应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接触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有400余万人,放射性职业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辐射检测与评价是放射性职业病防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具有辐射检测与评价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有600余家,但是其检测评价能力亟待提高。为满足广大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统一部署和指导下,组织编写了全国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人才系列培训教材。本教材作为全国职业病危害监测评估人才系列培训教材之一,针对我国核能核技术非医学应用领域的实际,聚焦于非医学应用领域的典型行业辐射检测与评价专业技术知识进行阐述。全教材共分为十一章,其中,第一章非医用辐射检测与评价管理,主要阐述了核和辐射技术应用与辐射危害控制的历史沿革,用人单位管理要求和技术服务机构管理要求。第二章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通用要求,主要阐述了放射防护检测通用要求和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通用要求。第三章至第十一章分别详细阐述了核仪表、非密封源工作场所、油气田测井、工业射线探伤、货物/车辆辐射检查系统、加速器、Y辐照装置、矿山工作场所和核电厂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分析、辐射源项与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放射防护设施与措施、放射防护检测、辐射应急准备与响应和放射防护管理等。
本教材紧扣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对应岗位能力要求,精心选取和组织教材内容,具有以
下三个方面的突出特征:一是突出教材的特点,即在构建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和评价知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注重阐述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二是突出时代特征,即与国家新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相衔接,注重介绍本领域先进、适用的技术方法;三是突出实用特征,即兼顾学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凸显从事监测评估岗位工作“必需”“够用”的特点。
本教材力求概念清晰完整、内容系统全面、逻辑严谨缜密、语言表述准确、编写规范科学。适用
于非医用辐射检测与评价培训,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教学参考用书。
本教材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统一部署和具体指导下,由来自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参与编写。
在本书的编写和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口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谨向参与教材编写的各位专家、学者的辛勤付出,向来自各方面的指导帮助,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虽经全体编委和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反复修改,但受编者经验、水平所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缺点、不足,我们诚挚地欢迎各位专家、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编委会
2023年3月
目录
第六节 辐射应急准备与响应
第七节 放射防护管理
好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