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010-8246 4188

卫生行政办案基础与实务100问

¥30.00

卫生行政执法文书实用指南

¥30.00

国家卫生城镇标准(2021版)指导手册

¥38.00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第二版)

¥58.00

基层卫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理论与实践

¥52.00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实践案例(2023)

¥59.00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法律法规标准汇编(上册下册)

¥90.00

公共卫生监督案例评析汇编(2023)(内部资料)

¥20.00

医院感染学(第2版)

¥258.00

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政策文件汇编

¥89.00

2022年广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及知晓率调查报告

¥69.00

区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

¥50.00

商品介绍
领取优惠券
成功加入购物车!
再逛逛
去结算
食品供应链可追溯能力评价体系建设指南

价        格

49.00

定价¥ 49.00

库存 500
已售 0
运费
韵达快递
已选择商品:

+ -

加入购物车
立即下单
  • 商品详情
  • 规格参数
  • 用户评价(0)
  • 手机查看

食品供应链可追溯能力评价体系建设指南

定价:¥49.00   

发行:手机/微信号:136 1122 6766
发行:北京星宇出版发行集团(010-82464188)

作者:江苏省标准化协会,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编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12-01

ISBN:9787502653200

版次: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8

字数:1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江苏省标准化协会以及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自2014年起,就受原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委托,开展了食品安全追溯的物品编码与物联网数据采集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编写单位在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领域长期耕耘,累计申报并立项发布了12项食品安全追溯相关的地方标准,并先后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为江苏省600余家企业提供食品安全追溯标准培训服务;在标准工作的推动下,江苏省的白酒、乳制品、添加剂行业食品安全追溯覆盖率超过90%。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还牵头成立了江苏省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产品追溯与识别技术),旨在对产品追溯和识别领域的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进行全面研究。该重点实验室专门建立了苏源链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并建立了一个可在公共互联网上运行的开放式可追溯网络,使原来封闭的追溯网络可以作为一个自治域接入这个开放的网络中。此外,实验室还将在食用农产品、医疗器械、富硒食品、畜牧业种植养殖、检测报告等领域重点开展追溯与识别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

  在长期开展食品安全追溯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评价和认证工作对于追溯体系的长期有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评价和认证是由公立公正的第三方依据追溯能力评价的相关标准,对企业基于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开展追溯能力的认可,这对于进一步保护企业开展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具有鼓励作用,对于企业进一步增强产品全过程追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建立第三方企业追溯能力评价标准既要考虑与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的一致性,不给企业增加额外的负担,又要考虑尽可能地将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追溯能真正为食品安全服务。实现这个目标要考虑很多约束因素,面临很多困难。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同时又充满挑战。

  我们将自身的一些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总结成《食品供应链可追溯能力评价体系建设指南》,期待读者阅读《食品供应链可追溯能力评价体系建设指南》能进行一些更深入的思考,并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追溯相关工作中来,共同为食品安全贡献力量!


目录


第1章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发展与挑战

1.1 国内外食品安全追溯的现状

1.1.1 国外食品安全追溯现状

1.1.2 国内食品安全追溯现状

1.1.3 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1.2 食品安全追溯与物联网技术

1.2.1 乳制品食品安全追溯与物联网技术

1.2.2 白酒食品安全追溯与物联网技术

1.3 食品安全追溯与信用体系建设

1.4 食品安全追溯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第2章 可追溯一致性评价的方法与挑战

2.1 我国食品安全追溯标准体系研究

2.2 国内外可追溯一致性评价开展情况

2.3 食品供应链可追溯评价主流方法研究

2.4 食品供应链可追溯评价的困难与挑战

第3章 GS1食品供应链可追溯一致性评价准则研究

3.1 GTC控制点

3.1.1 控制点使用指南

3.1.2 控制点

3.2 GTC控制点认证与审核

3.2.1 概述

3.2.2 启动审核

3.2.3 准备审核计划

3.2.4 实施现场审核

3.2.5 编制、批准和发布审核报告

3.3 内部可追溯关键控制点与外部追溯

3.3.1 共享式食品可追溯系统实施效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2 共享式食品追溯系统实施效力的评价

3.4 GTC与HACCP和ISO 9001的关系

3.4.1 GTC与HACCP

3.4.2 GTC与ISO 9001

第4章 基于GS1标准建立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方法研究

4.1 利用GS1标准的三个基础

4.1.1 标识

4.1.2 采集

4.1.3 数据交换

4.2 在牛肉供应链建立GS1追溯指南

4.2.1 牛肉供应链的可追溯性

4.2.2 牛肉供应链追溯的识别

……

第5章 江苏省建立食品供应链可追溯的探索与实践

附录 关于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常见问题的答复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追溯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追溯技术以极快的速度渗透到了商业和工业等领域中,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食品安全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经明确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追溯体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从2018年起至今已发布多项文件要求推进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2019年8月2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全面推进医疗器械领域的唯一标识和追溯体系建设。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启动了针对进口三文鱼等海鲜的追溯体系建设。追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江苏省标准化协会以及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自2014年起,就受原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委托,开展了食品安全追溯的物品编码与物联网数据采集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编写单位在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领域长期耕耘,累计申报并立项发布了12项食品安全追溯相关的地方标准,并先后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为江苏省600余家企业提供食品安全追溯标准培训服务;在标准工作的推动下,江苏省的白酒、乳制品、添加剂行业食品安全追溯覆盖率超过90%。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还牵头成立了江苏省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产品追溯与识别技术),旨在对产品追溯和识别领域的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进行全面研究。该重点实验室专门建立了苏源链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并建立了一个可在公共互联网上运行的开放式可追溯网络,使原来封闭的追溯网络可以作为一个自治域接入这个开放的网络中。此外,实验室还将在食用农产品、医疗器械、富硒食品、畜牧业种植养殖、奢侈品、检测报告等领域重点开展追溯与识别技术的科研成果转化。

在长期开展食品安全追溯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评价和认证工作对于追溯体系的长期有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评价和认证是由公立公正的第三方依据追溯能力评价的相关标准,对企业基于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开展追溯能力的认可,这对于进一步保护企业开展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具有鼓励作用,对于企业进一步增强产品全过程追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建立第三方企业追溯能力评价标准既要考虑与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的一致性,不给企业增加额外的负担,又要考虑尽可能地将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追溯能真正为食品安全服务。实现这个目标要考虑很多约束因素,面临很多困难。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同时又充满挑战。我们将自身的一些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总结成本书,期待读者阅读本书能进行一些更深入的思考,并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追溯相关工作中来,共同为食品安全贡献力量!

100 %

好评度

  • 全部
  • 有图/有视频
  • 好评
  • 中评
  • 差评
  • 追加
只看当前商品评价
CONTACT US
— 联系我们 —
地址:
邮箱:
北京市海淀区悦秀路99号(通厦公元99-1-6层)
手机:189 1126 8056 电话:010-8246 4188 传真:010-8246 4188
www.bjzhxy.com www.chinawsbook.com www.chiahjbook.com
版权所有:
北京星宇正标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志宏星宇图书销售中心
北京星宇树莓农林科学研究 安徽环标科技有限公司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