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百科全书选编本《清洁生产》
¥128.00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教程—人造板工业
¥75.00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教程—有色金属工业
¥98.00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教程 印刷工业
¥78.00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 第3版
¥68.00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教程:金属铸造工业
¥80.00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固定源普查制度设计
¥75.00
固定污染源企业环境保护规范化管理手册
¥198.00
污染源普查数据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评估
¥68.00
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45.00
我国第一阶段细颗粒物源解析方法综述、结果分析与展望
¥58.00
化学物质与新污染物环境治理体系
¥85.00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发展报告2021》
定价:¥98.00
发行手机/微信号:189 1126 8056
发行电话:010-5773 6766 / 5773 8166
发行单位:北京星宇出版发行集团
作者:董战峰,葛察忠,郝春旭 等 著
丛书名:中国环境规划政策绿皮书
出版社: 中国环境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2-12-01
ISBN:9787511154071
版次: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2
字数:19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中国环境规划政策绿皮书》是一套以环境规划和环境政策为主题的系列丛书,由生态环境高端智库——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主持编撰。丛书系统总结和展示了国内相关领域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环境规划、环境政策等当前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领域,由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执笔完成。丛书注重理论研究深度与实践应用广度相结合,具有现实性、前瞻性的特点。丛书对编制和实施生态环境规划、制定生态环境政策具有借鉴意义,对提高生态环境决策水平、促进绿色发展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1 环境经济政策发展形势研判
1.1 当前形势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结论与展望
2 绿色财政政策
2.1 环保预算支出
2.2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
2.3 环保专项资金
2.4 环境补贴政策
2.5 政府绿色采购
2.6 小结
3 环境资源价格政策
3.1 水价政策
3.2 电价政策
3.3 其他资源型产品价格政策
3.4 环境污染治理收费政策
3.5 小结
4 生态保护补偿政策
4.1 生态保护补偿政策总体进展
4.2 生态综合补偿
4.3 区域性生态保护补偿
4.4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
4.5 其他领域生态保护补偿
4.6 小结
5 环境权益交易政策
5.1 自然资源产权交易进展
5.2 排污权交易进展
5.3 碳排放权交易进展
5.4 水权交易进展
5.5 用能权交易进展
5.6 小结
6 绿色税收政策
6.1 环境保护税
6.2 资源税
6.3 其他环境相关税收政策
6.4 小结
7 绿色金融政策
7.1 绿色金融宏观支持政策频出
7.2 绿色金融产品不断创新
7.3 气候金融政策力度加大
……
8 环境污染治理市场政策
9 环境与贸易政策
10 环境资源价值核算政策
11 行业环境经济政策
附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统全面的了解,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组织编制了《中国环境经济政策发展报告2021》绿皮书。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发展报告2021》在大量调研和政策文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跟踪评估国家和地方环境经济政策实践的最新进展,研判环境经济政策发展形势,分析年度各类型环境经济政策动态变化、成效与问题,提出未来的改革方向,并对年度最能反映国家和地方进展的典型环境经济政策进行了摘录。我们希望该年度报告能够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我国环境经济政策实践年度进展的参考书、工具书,也希望通过分享交流,助推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和决策。
本年度报告的编写,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综合司、法规与标准司、科技与财务司等管理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得到了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贵州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等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的大力支持,还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陆军书记、王金南院长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年度报告由董战峰、葛察忠、郝春旭等牵头组织编写,由董战峰、郝春旭统稿。报告共11章,第1章主要完成人为赵元浩、郝春旭、葛察忠,第2章主要完成人为璩爱玉、董战峰,第3章主要完成人为毕粉粉、连超,第4章主要完成人为郝春旭、彭忱,第5章主要完成人为周全、董战峰,第6章主要完成人为龙凤、毕粉粉,第7章主要完成人为杜艳春、程翠云,第8章主要完成人为程翠云、宋祎川,第9章主要完成人为王青、李晓琼,第10章主要完成人为宋祎川、杜艳春,第11章主要完成人为李婕旦、贾真、杜艳春,全书由李娜核校。感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相关研究人员对本书写作和出版的重要贡献,本书的出版离不开他们辛勤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
好评度